-
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-
就醫(yī)助手
阿爾茨海默病(alzheimer disease,AD),俗稱老年癡呆,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(fā)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,每年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。
對患者來說,照料者是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,然而,由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能力、日常生活能力會逐漸退化,發(fā)生精神行為癥狀,長時間的壓力累積,會使照護者們感到身心疲憊。
照護者有受過專業(yè)訓練的付費護理人員,稱為正式照護者,也有基于血緣、親緣或姻緣關系的家庭照護者,也叫非正式照護者。
一、癡呆照料者的心理狀況分析
1.高壓力與疲憊感:
癡呆照料者通常需要長時間、高強度地照顧患者,包括日常生活照料、病情監(jiān)測、情感支持等,這往往導致他們身心疲憊。
患者可能出現的激越行為(如打人、罵人、毀物等)和無端猜疑,給照料者帶來額外的精神壓力。
2.情緒問題:
看到親人逐漸失去記憶和認知功能,照料者可能面臨抑郁、焦慮、憤怒等情緒問題。有研究顯示,高達90%的癡呆癥患者家屬看護人員自述自己經歷過抑郁和焦慮的情緒體驗。
3.內疚:
即使盡了最大努力,照料者有時仍會感到內疚,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或者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患者。
4.無助感
面對癡呆癥的不可逆性和患者日益嚴重的癥狀,照料者可能會感到無能為力。
5.社會支持不足:
照料者往往缺乏來自家庭、社會或專業(yè)機構的有效支持,這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心理負擔。
二、應對措施
1. 提高自我認知與調適能力:
1)照料者需要充分了解癡呆疾病及其對患者的影響,以便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。
2)學習應對癡呆患者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,提高心理承受能力。
2. 尋求專業(yè)支持:
1)參加護理培訓、健康宣教等活動,獲取專業(yè)知識和技能支持。
2)在必要時尋求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,以緩解情緒問題。
3. 加強社會支持網絡建設:
1)與家人、朋友保持溝通,分享照料經驗和感受,獲得情感支持。
2)加入癡呆患者照料者支持團體或社區(qū)組織,與有相似經歷的人交流心得。
4. 合理安排休息與放松:
1)確保自己有足夠的休息時間,避免過度勞累。
2)參與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動,如散步、聽音樂、閱讀等。
5. 調整心態(tài)與期望值:
1)認識到癡呆疾病的不可逆轉性,接受患者的現狀。
2)調整對照料的期望值,避免過高的期望給自己帶來額外的壓力。
6. 尋求經濟援助:
1)了解并申請相關的醫(yī)療補助、護理補貼等經濟援助政策。
2)與家人共同分擔照料費用和經濟負擔。
總之,癡呆照料者的心理狀況需要得到充分的關注和重視,通過適當的自我關懷和支持體系的建立,照料者可以更好地應對這一挑戰(zhàn)。記得,照料者也是需要被關懷的對象,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(tài)對于長期的護理工作至關重要。